金华市“两会”代表委员锁定生态环境问题,对“美丽金华”有新期待——告别灰霾天 洁净母亲河

日期:2013-03-01 00:00:00 来源:​金华日报2013.3.1 作者:​李根荣 王龙玉 浏览量:​
分享:
     

不少代表委员锁定生态环境问题,对“美丽金华”有新期待——
告别灰霾天 洁净母亲河

李根荣 王龙玉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关键词。“美丽金华”如何才能炼成?在今年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将话题锁定在生态环境这个民生问题上。在代表委员们看来,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关键时刻。

  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燃放

  从金华市监测站和金华四中两个监测点的数据统计来看,1月份31天仅7天空气质量为良,有24天是属于轻度以上污染,其中各有5天和8天达到重度污染级别。而来自市气象台的资料,市区1月份有16天记录有霾。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涉及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改善空气质量内容的提案建议就达10多件。

  卢淑芳、雷永忠、胡联章等委员均以今年春节期间的金华空气质量为例,阐明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今年除夕夜,由于烟花爆竹的大量集中燃放,金华市区PM2.5浓度明显升高,主城区两个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均达到重度污染程度。

  委员们建议,要在全社会宣传燃放烟花爆竹对资源环境、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全市机关团体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带头禁止燃放,同时倡议市民不放或少放。此外,对现行的节假日烟花爆竹有限开禁办法,要按从严从紧的要求进行调整、细化,缩短开禁时间和区域,对违反规定乱放烟花爆竹的行为给予严厉查处,逐步实现全面禁放。

  大力推进金华江流域综合治理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江水既可以供人饮用,又可以灌溉农田。到了90年代中期,水质逐渐变差,到后期江水受到严重污染,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骆文强等代表十分关注东阳江、义乌江、金华江的水质改善问题。

  他们认为,虽然近年来,金华江流域加大了治理力度,水质有所改善,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由代表章树根领衔提交的《关于要求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作出金华江流域水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决定的议案》已被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为唯一一件议案。

  代表委员们建议:进一步重视东阳江、义乌江、金华江的水质治理工程,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人研究规划部署,有人检查落实,真正做到常抓不懈;要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定期治理的目标任务分解下去;充分发挥各地环保、水利部门的积极性,做到治理工作人人有责。

  实行垃圾分类处理

  陈爽花等代表认为,垃圾分类处理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科学管理方法。以磐安县为例,每天就可产生60~80吨生活垃圾,每年的农业生产垃圾达120 吨,整个金华大市,数量更是触目惊心;虽说磐安县的垃圾收集工作已做得很好,但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处理,基本上作填埋处置了事,其浪费及产生的污染其实还是严重的。垃圾分类处理已经迫在眉睫。

  代表们认为,分类处理的优点:可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动物的危害,可变废为宝。“塑料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筷子,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代表们建议,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把垃圾分类当成民生工程来做。全民动员,人人参与;财政投入专款支持垃圾分类,做好终端处理工作;借鉴其他国家及城市的经验,对分类垃圾进行加工及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可考虑垃圾袋的分发编号,实行专人监督;重视农村垃圾回收处理。